期刊简介

本刊读者对象为广大医学影像工作者(主要包括X线、CT、MR、DSA、US等)和中医、西医临床医师,以及从事影像学与核医学研究的人员。本刊以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临床与实践研究为主要内容,重视影像学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技术。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051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894/R

邮发代号: 24-20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3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国际刊号:1672-0512
  • 国内刊号:11-489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4年第2期文章
  • 螺旋CT多维重建对颞下颌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多维重建技术对颞下颌关节(TMJ)损伤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TMJ损伤患者30例,行螺旋CT薄层扫描和多维重建.结果:SCT多维重建技术显示TMJ骨性结构、骨折线走行方向、骨折范围、位置、类型及骨折块移位等方面信息多,明显优于传统X线和MRI检查.结论:SCT多维重建技术对TMJ损伤影像显示接近病理解剖表现,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建伟;肖德贵;许崇永;王振福;王培玺 刊期: 2004- 02

  • 中风先兆证的头颅CT影像及其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研究

    目的:通过对53例中风先兆证患者头颅CT影像及相关血液流变学检查研究,探索中风先兆证的CT影像规律性及相关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对53例中医诊断为中风先兆证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双盲法CT影像研究,观察其病变性质、部位、大小范围、脑实质弥漫性病变与陈旧病变等情况,同时进行血液流变学的观测.结果:中风先兆证的头颅CT影像有一定的规律性,其血液流变学也有相应的变化,但具体各证候之间缺乏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颅......

    作者:侯键;李明富;余朝骏 刊期: 2004- 02

  • CT/MR强化扫描指导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重复治疗时间选择的研究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在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利用CT和/或MR强化扫描确认再次TACE治疗的时间.方法:通过对肝癌患者行TACE后定期CT和/或MR强化扫描复查,观察瘤灶内碘化油的沉积以及肿瘤组织的强化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判断该患者是否需要再次行TACE治疗,选择再次TACE治疗的佳时间.结果:106例肝癌患者行TACE后定期CT强化扫描复查,扫描示肿瘤内碘化油沉积密实,呈团块状,无缺损,......

    作者:许维亮;任永才;甘洁;李斌;陈建新;周宁;王晶 刊期: 2004- 02

  • 双侧丘脑对称性梗死的脑CT表现(附6例报告)

    目的:通过对6例双侧丘脑急性梗死的回顾性分析,强调进一步认识此病的重要性.方法:分析双侧丘脑急性梗死的临床及脑CT表现,归纳此病的共同特征,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此病的病理机制及鉴别诊断.结果:双侧丘脑急性梗死在临床上以突发意识不清为特征,可伴有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灵等.在脑CT表现上主要为双侧丘脑对称性低密度灶,短期内复查可能发现病变范围的扩大.结论:双侧丘脑急性梗死的脑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但须......

    作者:刘奉立;苏续清;孔繁农 刊期: 2004- 02

  • 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认知能力及其脑功能成像的研究--附10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提高老年性痴呆认知能力和改善PET和fMRI脑功能成像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双侧合谷和太冲穴,进针2cm,捻转180°,频率为60次/min,持续捻转5min,间歇1min,共20min.结果:针刺可以明显提高老年性痴呆的认知能力,改善PET和fMRI脑功能.结论: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许建阳;王发强;单保慈;陈燕;王宏;毛新远;汪茜 刊期: 2004- 02

  • 缬沙坦对左室舒张功能影响的组织多普勒评价

    目的:旨在评价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3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高血压病程进展的不同,分为H0、H1组.在服用缬沙坦前及服药12周后,分别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二尖瓣环附于左侧室间隔、左室侧壁、左室前壁和下壁四个位点处的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及其Em/Am比值.同时记录舒张期二尖瓣口的血流频谱,测量心室充盈早期峰值E峰和心室充盈晚期峰值A......

    作者:熊丽娟;王静;徐全胜 刊期: 2004- 02

  • Tei指数检测对心肌梗死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左心功能评价

    目的:检测Tei指数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对心功能的影响,同时对两种指标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接受择期PCI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术前及术后检测左心室Tei指数及常规超声心动图LVEF.结果:PC......

    作者:耿庆信;朱梅;张兴华;朱兴雷;刘传玺 刊期: 2004- 02

  • 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3D)和多平面重建(MPR)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进行3D和MPR重建.结果:3D在显示骨盆骨折的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塌陷,尤其是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二维影像,但在发现未错位轻微的骨折方面稍逊于二维影像.结论:螺旋CT3D和MPR技术为复杂的骨折提供立体的空间病理解剖信息,指示手术入路,但二者必须结合应用才......

    作者:靳兆军;石光云;蒋峰;韩云飞 刊期: 2004- 02

  • 不同低剂量CT扫描对眼眶部外伤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不同低剂量CT扫描对眼眶部外伤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8例眼眶部外伤患者分为4组行不同低剂量(10mA组40例、20mA组30例、30mA组48例、50mA组30例)CT扫描,并对每例患者选取晶状体视神经层面常规剂量(100mA)CT扫描,比较该层面二者的图像质量、眼眶部外伤病变的显示和患者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10mA、20mA)CT扫描图像质量以差的为主,不能显示球内小血肿.低......

    作者:贾荣国;付成叶;王勇;李承芹;王建国 刊期: 2004- 02

  • 腰腿痛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评价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的腰腿痛病人进行治疗前后影像学评价.方法:分析62例经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的腰腿痛病人治疗前后的腰椎正侧位片及椎间盘CT片,评估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前,62例CT检查中单纯腰椎间盘膨出28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12例,10例同时有腰椎间盘突出及膨出,12例CT扫描无异常,但平片53例腰椎均有不同程度侧弯畸形,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旋转伴椎小关节结构紊乱13例.治疗后复查......

    作者:吴茂雄;郭奕群;郑立海;庄春兰;余丰文 刊期: 2004- 02